北川,古名"石泉",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。地理坐标,东经103°45'02"~104°43'12",北纬31°33'17"~32°13'17",东接江油市,南邻安州区,西靠茂县,北抵松潘、平武,辖区面积3084平方公里,2017年,全县总人口23.53万余人,辖10镇13乡。全境多山,峰峦起伏,沟壑纵横,地势西北高,东南低,最高点青片乡插旗山海拔4769米,最低点香泉乡通口河香水渡口海拔540米,高差4229米,县境气候环境独特,自然资源丰富。
历史悠久,文化灿烂。夏商时期,县境属《尚书?禹贡》梁州之域,周为冉駹部落属地。汉武帝开发西南,于冉駹属地置汶山郡,县境属汶山郡广柔县。北周武帝保定四年(564年)在今禹里镇青石置北川县,是为北川建县之始。唐太宗贞观八年(634年)析北川县地在今禹里镇置石泉县,唐高宗永徽二年(651年),并北川县入石泉县。民国3年(1914年),因与陕西省石泉县同名,且彼县设置在先,乃复名北川县。北川自建县至2017年,已历1453年。北川是全国唯一羌族自治县,有羌族人口8.5万人,占全国羌族人口的三分之一。境内羌风民俗、宗教祭祀、节庆典礼、歌舞技艺、挑花刺绣、小吃杂耍,传承演绎着古羌文化的悠远神秘;开坪乡永平堡遗址、都坝乡伏羌堡遗址、桂溪镇烟云洞古人类遗迹、青片乡大寨子遗址等不可移动文物反映出羌族发展轨迹。北川是大禹故里,被授予"中国大禹文化之乡",禹羌文化厚重,境内保存着大量有关大禹的历史遗迹,每个遗迹均有神奇而美丽的传说。北川是革命老区,红色文化鲜明,境内有著名的千佛山战役遗址、纪念碑,有红四方面军长征纪念馆、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旧址等各类纪念馆6个。北川是"5.12"汶川特大地震极重灾区,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塑造的抗震文化和感恩文化感天动地,县境内的5.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、抗震纪念园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、全国科普教育基地。北川是著名作家沙汀的出生地,留有《在其香居茶馆里》《淘金记》等著名文学作品。禹羌文化、红色文化、抗震文化、感恩文化在县境交相辉映,成为时代传承的宝贵财富。
山川隽美、资源丰富。北川地处"神秘天地线"北纬31度附近,保存全球同纬度最完整的生态系统,是
经济多元,特色初显。北川全境皆山,山地面积占辖区面积的98.8%,是传统的农业县,主要农作物以玉米为主,小麦、马铃薯、黄豆、荞麦、油菜次之,饲养猪、羊及家禽是重要的经济来源。改革开放后,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,历届县委、县政府根据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,大力发展茶、药、桑、果等多种经营,多经基地20余万亩。1998年,北川被列为全国12个退耕还林科技支撑示范县之一,至2009年全县退耕还林11.7万亩。汶川特大地震后,北川受到世界的关注,北川经济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。精品农业示范区建设有序推进,建成茶叶、高山蔬菜、魔芋等农业产业基地75万亩,"北川苔子茶""北川花魔芋"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;电子商务和"互联网+"势头强劲,荣获第二批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;总部经济初见端倪,普网、北华、富民村镇银行等总部经济初具规模;文旅发展引领区逐步形成,北川是四川省旅游强县、全国首批"全域旅游示范区"创建单位。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—四川北川经济开发区,坚持"一区多园"模式,通用航空、食品医药、新型建材、应急等产业加快发展。2017年,全县规模以上企业36家,高新科技型中小企业192家,实现
主办:188bet金宝搏手机版 188金宝搏手机版 网站标识码:5107260008网站地图
网站维护电话:0816-4821089 备案号:蜀ICP备12000755号-1川公网安备 51072602110051号
技术支持:易极天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联系电话:400-8600222
为了获得更好的浏览效果,建议您使用IE7.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本站点,建议分辨率1024*768及以上